散文《此岸的尘埃,彼岸的星光》
我老爱傍晚去运河边溜达。这时候,河水跟人似的,累了一天,流得慢悠悠的,感觉一天的时光都沉到河底去了。岸边有棵老柳树,枝条垂下来,都快碰到水面了。风一吹,柳絮就飘起来,像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,想抓抓不住,想散也散不了。
我老爱傍晚去运河边溜达。这时候,河水跟人似的,累了一天,流得慢悠悠的,感觉一天的时光都沉到河底去了。岸边有棵老柳树,枝条垂下来,都快碰到水面了。风一吹,柳絮就飘起来,像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,想抓抓不住,想散也散不了。
凌晨三点,雨声敲打着窗户,我从梦中醒来,看见玻璃上的水痕蜿蜒而下,像极了二十岁那年在异乡车站流下的泪水。那时总觉得,走得越远,就越接近自由。如今才明白,真正的漂泊不在地理的迁徙,而在心一次次想回头却寻不到归处的瞬间。我们总在寻找一个叫“此岸”的地方,以为那是安
以前总觉得丁克这条路后悔的肯定是女人,多走了半生才发现有些路走着走着就只剩下一个人在走。当我们这批75后丁克走到今天回头一看才明白原来孤独是这条路提前写好的结局。讽刺吧失望吧,我和我先生都是75后,我们身边有几对丁克夫妇,几十年过去了大家都五六十了。
年岁一长,心就慢了。人走过许多坡,才明白风从不按人愿吹。不再逞强,也不再多话,只求把日子收拾得不惊不扰,安稳如常。不添麻烦,是一份温柔的克制。少一点指点,多一些体谅;少几句“我都是为你好”,多几分“你忙就好”。放手,是另一种深爱。孩子有孩子的山要翻,我们有我们
遥想在科学未曾照亮的漫长岁月里,人类面对死亡的巨大虚无与恐惧,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、深邃的哲学推理和虔诚的宗教情感,编织了一张张精密的“意义之网”。有如从图腾开始至宗教的漫长的时间里,死亡观可能千差万别,但都在致力于回答其核心的问题:死亡之后是什么、此生为何而活
郁冰这首诗以 “红蜻蜓” 为引,织就一幅青春与思念交织的画卷,字句间满是细腻的情感张力。开篇 “红蜻蜓飞过青春的河”,用轻盈意象锚定青春主题,“此岸,彼岸” 的反复咏叹,将时光割裂的怅惘具象化,短短四句便勾勒出青春逝去后的疏离感,奠定全诗忧伤基调。
“万物的本源是什么?” 从古至今,不同文明、不同时代的人都在试图为它寻找答案。我们本土道家思想里,老子将这个本源称作 “道”,可他又说 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一句话把 “道” 的玄妙推到了语言之外 —— 这究竟是老子的 “不说透”,还是本源本就难以用言语承载?
近日,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(简称“布市”)闭幕。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,此次大集期间,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非遗代表团、演出代表团、博物馆代表团、图书馆代表团,在布市开展了演出、展览、展销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受